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数字化改革主要是以数字赋能新业态、新模式、新格局,变革驱动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江山市农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加强数据的利用,全力推进“互联网+旅游”发展,加强旗下五大国有景区“数字化旅游管理”“数字化旅游服务”两大数字化平台建设,打响“诗画浙江”品牌。
数字化旅游管理平台
构建“无预约、不旅游(不参观)”管理新机制。利用数字化平台实施景区“预约、限流、错峰”的常态化管控,推动“文旅绿码”预约预订,完善限流预警机制,利用实时数据发布等形式引导游客错峰出游,形成与“无预约、不旅游(不参观)”相适应的建设、管理新机制,五大景区全年游客预约达42.9人次。
构建多部门协同的精准化风险预警新机制。共享气象、交通等部门数据,完善文保单位“一家一档”、景区“一景一档”等主题数据库,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加强重点A级景区、文物保护单位运行的风险预警,不断完善风险预警“一张图”,形成客流超载、文物安全、防台防汛等全天候、精准化的风险预警机制,全年有效预警25次,极大保障了景区居民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构建景区安全生产智慧化管理新机制。以智能烟感系统、智慧用电系统为基础,同时,增加数字化消防模块,打造景区智能消防安全系统,有效降低景区内消防安全隐患;利用好景区安全监控系统,结合数字化信息整合,有效反馈实时状况,降低山岳型景区游览安全隐患,发生意外时,增强山地救援的实效性,近三年来,山岳型景区应急管理站有效通过数字化监控系统发现游客意外状况19起,并及时实施救援。
数字化旅游服务平台
打造旅行“便捷游”新模式。配合文旅部门进行一体化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文艺展演、非遗传承、活动展览等信息,跨部门融合交通、环境等信息数据,建立共建共享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实现多层级、多维度互联互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窗集成“浙里好玩”一站式公共服务,实现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闭环服务机制,为游客出行、食宿、入园等提供最大的便利。
打造旅行“放心游”新模式。提高五大景区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无人化、非接触式设施普及;利用好“健康码”“行程码”“衢通码”等数字化手段,加强景区新冠疫情防控,有效降低防控压力;同时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景区管理方面的应用,加强景区内游客信息反馈的全面性与及时性。打造应急响应数字化系统,结合景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做到信息实时监控,在应急救援中可应用远程调度执行系统,最大程度保障景区内游客安全。
打造旅行“快乐游”新模式。创新文艺服务模式,发展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新业态,多元化打造线上线下观众沉浸式互动体验(表演)场景,运用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发展“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旅游”新模式,开发沉浸式旅游演艺、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进一步增强旅游感官体验。(蓝媒联盟·江山传媒集团 通讯员:姜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