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
旅游资讯
户外乐园
   
大美中原
文博文创

扫一扫切换

手机版本

特色景区
美食河南
酒店民宿
乡村振兴
旅游攻略
城市更新
文旅河南
   
5G加速融合应用 智慧旅游扬帆起航
来源:中国文化报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3-05-29 | 163 浏览量 | 分享到:

  为深入推进5G在旅游业的创新应用,推动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这是5G在垂直领域融合应用的一次深度推进。在文旅行业迎来有序复苏的背景下,5G加速融合应用,将为智慧旅游服务新体验、营销管理新方式以及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主体创新等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促进文旅行业进一步振兴和发展。

  当前,“诗和远方”再次回归大众的生活,科技与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加速,文旅数字化创新场景不断涌现,但节假日拥堵、数字文旅产品存在同质化、体验感不强等痛点难点问题依然存在,更优质的服务、更好的体验和更有效的管理,成为智慧旅游发展的必答题。

  “到2025年,我国旅游场所5G网络建设要基本完善,5G融合应用发展水平要显著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5G+智慧旅游繁荣、规模发展。”这是《通知》对5G和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包括5G在内的新技术不断赋能,成为智慧旅游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为培育发展智慧旅游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

  “5G+智慧旅游”发展迎来新篇章

  5G等新型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在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有效供给、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作用巨大。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旅游业这一垂直领域加快5G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旅游业与通信业也将实现双向赋能。

  推动旅游业态场景、服务方式、消费模式和管理手段创新提升,智慧旅游是重要抓手和路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互联网+旅游’,扩大新技术场景应用。”

  5G将通信服务对象全面扩展至人与物、物与物,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全球正式进入5G时代已满4年,截至2022年底,全球5G移动用户已突破10亿户。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5G用户规模达到5.6亿户,占全球用户总数的一半以上;累计开通5G基站超231万个,占全球总量的60%。

  当前,5G应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各国积极推动5G应用落地,工业互联网、文体活动领域的应用尝试十分活跃。其中,5G等科技赋能文旅方兴未艾,不仅推动供给侧变革、催生众多新业态,更为游客带来超越期待的体验。

  此次印发的《通知》围绕“5G+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创新应用和产业生态构建三大领域进行体系化归纳,提出总体发展目标和九大工作任务,擘画了“5G+智慧旅游”的应用路线图。

  在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方面,今年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就提出,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此次《通知》进一步明确,持续加强5G网络建设,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等重点旅游场所5G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提升,鼓励有需求的重点旅游场所实现5G网络高质量覆盖。优化重点区域及客流密集区域的5G网络服务质量。

  推动“5G+智慧旅游”协同发展,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被摆在突出的位置。例如,《通知》提出,以增强游客体验、提升游客服务为核心,充分利用5G等技术适配更多应用场景,提供个性化、品质化、交互化、沉浸化旅游服务。

  聚焦5G,却并不局限于5G。在提升旅游营销和管理能力上,《通知》鼓励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目的地等通过5G融合算力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客流统计、流量预警、消费分析与预测等大数据分析能力,提供决策支撑。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及景区管理单位,充分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超高清视频、数字孪生等技术,建设“5G+智慧旅游”实时监测及应急指挥平台,探索5G高清视频监控、5G北斗定位等业务的落地应用,提升行业治理效能。

  文旅业态场景加速技术创新

  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数字化体验产品……以5G、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正成为推动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推动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是数字化赋能文旅的重要方向。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各地正在持续探索。

  通过线上小程序完成实名制预约;通过线上景区地图浏览景点、线路等信息,还能实现导游在线讲解、互动咨询等需求场景……近年来,全国各地景区的智慧化设施、智慧化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除了大众熟知的“一机游”平台,移动场景的智慧化服务和体验也在不断升级,数字智慧中心、无人机监控、智慧信息咨询亭、智慧营销系统及智能热感测温系统等多种智慧化建设增强了游客游玩的便捷性,赋予了传统景点年轻和活力。

  江苏南京牛首山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璐介绍,近年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积极顺应文旅数字化发展新趋势,重点加码智慧化景区建设,通过5G等科技赋能智慧旅游,让景区更“懂得”游客,让游客更亲近景区。同时加速文旅消费场景技术创新,推进“数智牛首”数字化平台建设,打造创新性、沉浸式综合展示平台和智慧体验平台,树立牛首山文旅IP形象。凭借智慧景区建设,牛首山获评2021年度智慧旅游典型案例、2022年度智慧旅游创新项目。

  “今年一季度,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168.07万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长6.64%。”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忠胜介绍,景区打通通信、交易、住宿、交通等系统数据,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智慧管理功能,提前7天智能化预测每日游客量,准确率达到90%以上,据此来制定景区管理内部的全域交通组织、综合执法、高峰期应急预案等,进行资源配置,为“五一”等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该景区以5G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结合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旅游业融合,构建了以“两心、一库、三平台”为核心,30多个业务子系统为支撑的智慧景区服务场景,通过智能化游客流量预测体系、全方位态势数据监测体系、多平台旅游信息传播体系、可视化应急指挥响应体系、全天候游客在线服务体系,提升智慧景区建设运营一体化水平,确保云在算、数在转。

  走好科技文旅融合发展路

  未来阶段的智慧旅游,不仅需要解决人满为患的问题,更需要去探索符合现代化、精细化的旅游产品、服务和体验。

  智慧旅游已进入精细化运营的新探索阶段,在落地过程中要走好第一步、选择更适用的技术应用。更重要的是,智慧旅游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方便管理者,更要方便旅游者。也就是说,智慧旅游的落地最终的节点是与人打交道。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业此前撰文表示,科技融入旅游业必须提升到有温度、有黏度、有高度的人文科技。而融合的过程又不是简单的原有流程数字化或原有方式模式的提升,而是一种从无到有的新逻辑新体系,由此这个过程注定是非线性、非逻辑化的,不是通过传统的推演或简单的移植就能一蹴而就的。

  “旅游数字化的根基在生活。”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未来景区大会上,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表示,5G等数字技术赋能文旅需要冷静的思考,要认清数字科技之于旅游业工具化与产品化的特点。要认识到旅游企业不是科技创新企业,只是科技使用企业。科技是一个体系,旅游需要研究体系化的应用。在科技采用方面,有高新技术、适用技术、成熟技术三类,需要强化推广成熟技术,全面采用适用技术,适度采用高新技术。

  “大力加强数字化赋能文旅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旅游企业来说,从容采用成熟技术,从容面对眼前的市场,别赶时髦,别瞎花钱,要凝心定力,做好该做的事情,谋求真正的创新。”魏小安建议。

  张忠胜表示,在智慧景区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从景区实际出发,紧扣游客消费需求、景区管理需求双导向出发点,以旅游资源智慧化、经营管理智慧化、产业网格化为目标。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表示,包含景区在内的供给侧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是产业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当前,景区生产体系面临着重构,包括景区数字化战略、数字化领导力和数字化人才,尤其是组织架构、专业人才、数据基础设施等都面临着转变,既要服务好游客,也要提升景区效能,是双核目标驱动下景区体系变革的应有之义。

  在唐晓云看来,目前旅游业面临着既懂旅游又能拥有数智化思维的管理者、技术型人才紧缺。文旅企业要根据不同的战略目标和维度制定推进景区的数字化策略,对景区数字化的逻辑要从行政逻辑转变为价值逻辑,以数据要素、数字资产破解景区发展难题。(记者 鲁娜)